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8.97567 前往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中心查询
资讯

咨询电话:

13610701611

08:00-20:00

全部商品分类
首页 行业资讯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企业名录 招商加盟 行业展会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首页 > 新闻资讯 > 处暑·养生|热未退、湿尚存、燥初起,清热祛湿兼润燥,起居饮食顺应天时温差

处暑·养生|热未退、湿尚存、燥初起,清热祛湿兼润燥,起居饮食顺应天时温差

2025-08-23 00:00    来源:新民晚报  点击量:56  评论(0人参与)
 

今天,我们迎来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不过目前来看,申城的高温并未退场。此时呈现出热未退、湿尚存、燥初起的复杂状态,是夏秋交接的关键过渡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肝病科高司成副主任医师提到,人体需要顺应时节变化,调整生活习惯,才能为秋冬的健康打好基础。

民间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说法。虽然处暑是属于秋天的节气,但近来气温仍居高不下。高司成提醒市民,处暑穿衣还是要根据体感选择薄厚适宜的衣物。由于近来天气着实过于炎热,尤其是中午,市民穿衣还是要以透气吸汗为主。如果有些市民怕冷,或在早晚觉得有些许凉意,抑或是进入空调房间担心着凉,可随身带一件轻便外套或披肩,护住颈部、肚脐等易受风寒侵袭的部位,以避免感冒、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腹泻等情况发生。

新华社图表, 新华社发 曹一 作

处暑后秋燥渐盛,易耗伤人体津液,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人群可能在入秋开始就已出现口干、咽干、皮肤干等症状。高司成提醒,处暑后市民在饮食上应多吃水分足、性质甘润的食物,水果如梨、葡萄、石榴、柚子等;食蔬则可偏重健脾祛湿的莲子、山药、薏米、扁豆等,且应注意少辛增酸以免助燥伤肺,在少吃姜、蒜、辣椒、花椒的同时适当吃些山楂、柠檬、乌梅等酸味食物有助于生津、收敛肺气。

高司成推荐市民的处暑养生菜是“百合南瓜盅”,能有效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咽燥、心烦干咳,温和滋补脾胃,并有提升睡眠质量的作用。

处暑到来,市民运动时应避免大汗淋漓耗伤津液,应选择相对舒缓、易于坚持的项目。对于脂肪肝及需要保持一定运动量的群体,处暑建议晨起或傍晚在公园或绿地散步或快走30—45分钟,活动筋骨,呼吸新鲜空气。年长者推荐太极拳或八段锦这种动作柔和缓慢的导引,可以调和气血,强健脏腑。天气晴朗且温度适宜时,市民们也可安排近郊登山,登高有助于开阔胸襟,疏解郁滞之气,顺应秋气“容平”之势。

处暑时节,除衣食住行需要注意外,高司成也推荐市民利用手太阴肺经的太渊穴进行自我保健,该穴位位于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市民可用一侧的拇指指腹轻轻按压或按揉另一侧手的太渊穴,每次1—2分钟,感觉轻微酸胀即可。作为应对秋燥伤肺的常用保健穴,常常按揉太渊穴能起到补益肺气、润肺止咳、缓解咽喉干燥不适的作用。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版权所有:健康养生产业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备案号:备案中

备案号:吉ICP备202300006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