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是怎么回事?可能提示这几种疾病!
发布日期:2024-04-30便血是指排便时肛门出血,是多种肛门直肠疾病共有症状,容易混淆。长期少量便血,可造成慢性失血性贫血,也是某些严重疾病的先兆,便血量大则可引起休克,危及生命,因此需要迅速查明原因,予以治疗,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造成贫血,甚至更严重的并发症。
那么哪些疾病会导致大便出血?
1、痔疮
痔疮比较常见,内痔或混合痔出血,多发生在大便干燥、排便时间较长、大量饮酒、吃辛辣刺激食物等情况后。排便后内痔滴血或喷血,颜色鲜红,多是无痛性出血,偶尔会伴有疼痛、瘙痒、坠胀感,大多数时出血量不大,偶尔可能会有大量出血的情况。
2、肛裂
肛裂比较常见,是由于大便过分干燥,用力排便时,撕裂或划伤肛门导致。肛裂便血,伴有剧烈的痛感,出血量不多,颜色鲜红,排便后疼痛在数分钟分减轻或消失,但偶尔因肛门括约肌痉挛会出现疼痛。对于新鲜肛裂可采取坐浴、局部清洗、以及药物治疗,来促进肛裂恢复,对于陈旧性、反复发作、慢性的肛裂,一般建议手术治疗。
3、炎症性肠病
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多会出现黏液血便、脓血便。溃结、克罗恩病便血,主要是因肠粘膜出现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导致,尤其是溃疡后破溃会引起便血,如果出血量较大,要引起重视。当然,炎症性肠病除了黏液脓血便外,还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腹痛、腹胀、贫血、脓血等,有时还会出现一些肠外表现,如虹膜炎、关节红肿疼痛、结节性红斑、口腔炎、肝胆病变等。
4、肠息肉、肿瘤等病变
如直肠息肉、直肠癌、结肠癌等,较为常见,初期多会出现便血,颜色鲜红或暗红,伴有黏液或脓血。肠息肉、肿瘤引起的便血多是无痛性的,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便血,尤其是直肠肿瘤,极易和痔疮混淆,后期会出现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腹泻便秘交替、里急后重、肛门坠胀、腹痛、腹部包块等症状。
除了以上几种情况,直肠炎、痢疾、阿米巴肠炎、肠套叠、肠结核等,以及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障、血友病等,都可能会引起便血,但便血仅是全身症状的一部分,便血的同时可能还伴有其他部位出血或异常。总的来说,大便时出血要注意观察,不要想当然以为就是痔疮,如果还伴有其他不适,要及时就诊肛肠科,必要时做肠镜或影像学检查明确。
-
三伏养生正当时|玉玄道三伏养阳灸法,守护健康根基
盛夏三伏,骄阳似火。许多人在烈日下奔波,或被困于闷热的室内,疲惫感如潮水般袭来,注意力涣散,情绪烦躁,工作效率明显下降。而更值得警惕的是,健康隐患也在此时悄然积
发布日期:2025-07-11 -
盛夏养生新选择:盛健乳企国际美味奖羊乳,以自然之力守护健康
7月高温来袭,人体生理机能面临季节性调整。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存在整体性关联,季节变化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夏季新陈代谢加快导致心脑供血量增加,心脏负荷加
发布日期:2025-07-11 -
【健康教育】天气越热,越要“以热制热”,这几个中医养生妙招送给您!
夏季人体阳气浮越于外,此时,脏腑相对处在虚寒的环境中,脾胃运化功能也比其他季节要弱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吃冰棍、喝冷饮,就会导致脾胃不适,出现大便清稀、腹胀
发布日期: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