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养生“三禁忌”,你中招了吗?牢记这几点,助你健康过冬!
发布日期:2024-12-07大雪养生·三忌三宜三秘诀
大雪后,天气阴冷,寒意凛然,一定要注意养生防护,牢记三忌三宜三秘诀,健康过寒冬。
三忌
1.忌取暖过度
大雪时节,阴寒极盛,养生应避寒就暖,保护阳气。但千万不可取暖过度,如穿衣过暖、室温过高、蒙头睡觉等。否则会使体质下降,抗寒抗冻能力减弱,还容易上火伤元气。
2.忌晨练过早
《黄帝内经》中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寒冬时节,要早睡晚起,藏养精神,等太阳出来后再活动。尤其是对晨练的人来说,更别外出过早,避免在低温严寒中锻炼。否则,不仅容易伤风感冒,也容易引发关节疼痛、支气管炎等病症。
3.忌情绪过激
情绪过激,可能引起人体生理能力的失调,从而引发或产生疾病。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过喜过怒,气血上冲,危害极大。遇事心平气和,稳定情绪,保持冷静,才是却病养身之良方。
三宜
1.宜运动养阳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日里,坚持运动,阳气充足,才能精力充沛,身体健康。但值得注意的是,应选择和缓的运动方式,如快走、太极、八段锦等。
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否则大汗淋漓,容易损伤津液,阳气外泄。
2.宜进补养身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与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紧密联系。此时进补得当,对改善营养、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有重要作用。
应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进补,如南方清补、北方温补、高原润补。也要因人制宜,少年体健重养,中年损耗重调,老年体弱重保。
总之,任何进补方式都应对症适度,否则过犹不及,反而会损害健康。
3.宜宁静养心
《黄帝内经》有言:“心为君主之官。”冬季养生,不仅要保养身体,更要静养心神。再加上昼短夜长,万物萧瑟,使人内心更容易低落压抑。所以要让自己宁静下来,调神去躁,才能身心放松,血脉畅通。
可以读书写字、赏花种草、聆听音乐、静坐冥想,以忘忧忘烦,收心养心。
三秘诀
1.多吃苦
俗话说:“入冬吃苦,来年不苦。”此时已是寒冬,更要多吃苦味食物,护养身体。因为冬季肾经最为旺盛,肾主咸,心主苦,肾水克心火。多吃苦味食物,可以助心阳,抵御过亢的肾水,平衡五脏。
如芹菜、莴笋、萝卜、生菜、油麦菜等,既可以养心,也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生物碱等,有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多重功效。
2.勤晒太阳
冬季晒太阳可以保暖生阳,驱走体内寒气。还能辅助吸收钙质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也有利于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但日晒时间不能过长,以身体有微微烘热感为度,还要做好防晒,谨防晒伤。
3.常泡脚
华佗在《足心道》中说:“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要注意的是,泡脚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内为宜;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消化吸收;泡脚水温不宜过烫,40度左右为宜。
-
三伏养生正当时|玉玄道三伏养阳灸法,守护健康根基
盛夏三伏,骄阳似火。许多人在烈日下奔波,或被困于闷热的室内,疲惫感如潮水般袭来,注意力涣散,情绪烦躁,工作效率明显下降。而更值得警惕的是,健康隐患也在此时悄然积
发布日期:2025-07-11 -
盛夏养生新选择:盛健乳企国际美味奖羊乳,以自然之力守护健康
7月高温来袭,人体生理机能面临季节性调整。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存在整体性关联,季节变化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夏季新陈代谢加快导致心脑供血量增加,心脏负荷加
发布日期:2025-07-11 -
【健康教育】天气越热,越要“以热制热”,这几个中医养生妙招送给您!
夏季人体阳气浮越于外,此时,脏腑相对处在虚寒的环境中,脾胃运化功能也比其他季节要弱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吃冰棍、喝冷饮,就会导致脾胃不适,出现大便清稀、腹胀
发布日期: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