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关节痛、胃口差?梅雨季养生这样做→
发布日期:2025-06-096月7日
嘉定正式入梅
从气象数据来看
此次入梅时间较常年偏早一些
连续的阴雨和潮湿空气“登场”,不少市民已经提前感受到了身体的变化——关节酸痛、胃口不佳、皮肤过敏等问题明显增多。那在这样的天气里,怎样科学调养身体,赶走“湿气”困扰?一起去听听医生怎么说↓
上午,记者在仁济医院嘉定分院(嘉定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看到,不少市民前来进行康复训练和健康咨询。一些原本有规律锻炼习惯的中老年人,在梅雨季节却明显感觉到关节酸痛甚至活动不便。
“每年梅雨季节,我腿部的老毛病就会犯。”市民李先生表示,自己平时热爱运动,但一到阴雨天,膝盖就开始发紧发沉,“今天特地来请医生帮我看看,顺便了解下运动方面该注意些什么。”
对此,仁济医院嘉定分院(嘉定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亮解释,潮湿环境下人体代谢加快,心肺负担加重,尤其是有心脑血管或关节基础病的市民,要格外注意运动方式。
“建议选择中低强度的运动方式,比如快走、太极、游泳等,避免跑步、足球、篮球等剧烈运动。特别是关节炎患者,一定要注意关节保暖,可以佩戴护膝,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下蹲。”刘亮提醒,运动后还可以适当热敷关节或泡泡脚,以缓解不适。
除了运动方式的调整,医生还建议通过饮食调理,帮助身体祛湿健脾、增强免疫力。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慧表示,梅雨季是湿邪最重的季节,许多人会出现“湿气重”的典型症状,如身体沉重、食欲不振、舌苔厚腻等。
“推荐市民适当吃一些具有祛湿功效的食材,比如熟薏米、茯苓、冬瓜、玉米须等,可以熬粥或煲汤。”张慧还特别提醒,家中如有长期存放的米、干货、坚果等食物,一定要密封保存或冷藏,“隔夜饭菜也要尽量避免食用,以防霉变引发肠胃不适。”
而在日常生活习惯方面,衣物潮湿、室内闷热也容易诱发皮肤问题,甚至加重过敏症状。中医针伤科主治医师吴超建议,衣服尽量甩干后再晾晒,居家时可适量使用除湿干燥剂或空调除湿功能。
此外,医院也推出了多种中医特色调养方式,为市民提供个性化的“梅雨季养生方案”。
“艾灸、拔罐、中药熏蒸以及我们自制的代茶饮包,都有很好的祛湿、调理作用。”吴超介绍,医院还将推出三伏贴治疗服务,“不仅仅是冬病夏治,对祛湿止痛、调和气血也有帮助。”
医生提醒,梅雨季虽然天气阴晴不定,但只要掌握好生活节奏、合理运动、注重饮食和环境卫生,就能有效减轻湿气对身体的影响,迎接一个更加轻盈、舒适的夏季。
梅雨季节小贴士:
1.衣物穿着要干爽:尽量避免穿潮湿未干的衣服,防止湿疹、皮肤病的发生;
2.饮食清淡助祛湿:多吃薏米、冬瓜、茯苓等健脾化湿食材,少吃油腻、生冷食品;
3.居家通风防霉变:勤开窗通风,家中可备干燥剂、除湿机,保持室内干燥清洁;
4.运动适量调气血:选择太极、快走等中低强度运动,避免在湿滑地面剧烈活动;
5.情绪舒畅更养生:梅雨天心情易烦闷,适当晒晒阳光、做做深呼吸,也能帮助调畅肝气。
-
三伏养生正当时|玉玄道三伏养阳灸法,守护健康根基
盛夏三伏,骄阳似火。许多人在烈日下奔波,或被困于闷热的室内,疲惫感如潮水般袭来,注意力涣散,情绪烦躁,工作效率明显下降。而更值得警惕的是,健康隐患也在此时悄然积
发布日期:2025-07-11 -
盛夏养生新选择:盛健乳企国际美味奖羊乳,以自然之力守护健康
7月高温来袭,人体生理机能面临季节性调整。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存在整体性关联,季节变化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夏季新陈代谢加快导致心脑供血量增加,心脏负荷加
发布日期:2025-07-11 -
【健康教育】天气越热,越要“以热制热”,这几个中医养生妙招送给您!
夏季人体阳气浮越于外,此时,脏腑相对处在虚寒的环境中,脾胃运化功能也比其他季节要弱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吃冰棍、喝冷饮,就会导致脾胃不适,出现大便清稀、腹胀
发布日期:2025-07-11